【2019青春三下乡】物电学院赴宣城市敬亭山人文调研团队:相看两不厌——敬亭山调研实录之四

发布人:宋凤楼     发布日期:2019-07-15 编辑:宋凤楼

  本网讯(物电学院 陈亦涵)2019年7月8日,是安师大物电学院赴宣城市敬亭山人文调研团队进行调研的第四天,也是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天。队员们带着不舍的心情踏上今天的行程。今日队员们参观了石涛纪念馆和太白独坐楼。

    千年之前的某一日,谢朓一叶扁舟逆流西上来到敬亭,一句“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开启了敬亭山瑰丽多姿的诗意历史。追谢公之风,李白来了,七上敬亭,痛歌狂饮,阑干拍遍,仍流连忘返,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古绝响,一直回荡到今天。谢李诗魂开山,引无数文士竞折腰,前赴后继,历代320多位文人墨客在敬亭山留下1400多篇诗文,敬亭山“江南诗山”,穿越时空,扬名天下。队员们今日参观的即为复刻后的太白独坐楼,太白楼始建于隋唐时期,却在清代后期,遭到兵燹,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而今,为了纪念诗仙与敬亭之渊源,后人重建了这座楼,也得以让队员们管中窥豹,领略诗仙之风采。


山色景情,也唤来水墨丹青,国画宗师石涛与其兄喝涛寓居广教寺十五载,其生平小注有云:敬亭之磴何欹嵚,下拂双塔兮上出千林。还有“纪叟传说”,使酒香千年不绝;“敬亭绿雪”,一壶清茶,竟从古到今……石涛纪念馆中,身为僧侣的石涛,不仅描摹了敬亭山遒劲峻秀,更为敬亭山赋予了一分禅意。一幅幅水墨丹青,凝结了敬亭山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价值。石宗师的真迹现存于国内某收藏家之手,我们只得以观看到拓印的版本。即使是拓印的版本,队员们也能感受到石涛眼中的敬亭山水——包容、平和、宁静。队员们这才意识到,这种气质正是文人墨客先后奔赴敬亭山的原因它也能让普通百姓乐于亲近、喜欢登临。


为期四天的敬亭山调研活动落下帷幕,调研队队员们深深为敬亭山文化所感染,为敬亭山历经岁月打磨后的光辉而赞叹。总结调研的经历,成员们受益匪浅,敬亭山文化,也将在成员们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