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精密的工业产品产生联结?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学子们在生产线上找到了答案。7月2日至15日,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沉浸式实践。这不仅是理论迈向实践的跨越,更是一场工程师思维的启蒙与淬炼之旅,为未来投身科技强国事业埋下信念的种子。

启航:车间即课堂,理论落地生根
告别“纸上谈兵”,同学们直面真实生产环境,承担起两项代表性任务。
在汽车功能板焊接岗位上,微米级的焊盘成为检验“匠心”的试金石。在资深工程师指导下,同学们屏息凝神反复练习,深刻体会到工程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设计,更在于对工艺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产品质量的绝对担当。
另一项任务是测量汽车遥控钥匙有效开锁距离。同学们化身“产品侦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系统记录数据、严谨分析结果。通过亲手验证,他们理解了用户体验背后是科学测试与数据支撑,掌握了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钥匙。

蜕变:思维塑形,品格初成
两周实践,学子们完成了从被动接收知识到主动解决问题的角色转变。焊接遇瓶颈?主动查阅手册、虚心请教;测试数据异常?排查干扰、分析关联。这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思维,正是工程师核心素养的体现。
与此同时,企业严格的规章、严谨的氛围和协作的文化,塑造着他们的职业品格:守时成习惯,严谨入意识,责任扛肩上,协作记心中。这些品质是成为卓越工程师不可或缺的基石。

展望:以实践明志,向科技强国进发
7月15日,实践圆满结束。相机定格青春笑脸,更记录下沉甸甸的收获——不仅是亲手焊接的功能板,更是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对行业更深认知,以及对专业价值的强烈认同。“这次实践像一束光,照亮了知识在现实世界的广阔前景。”一位队员感慨。

“这绝非终点,而是我们科技报国征程的坚实起点。”队长话语掷地有声。在埃泰克生产线上,他们触摸到中国智造的脉搏,理解了工程师肩头的责任——将严谨思维、精湛技艺、担当品格融入每一次创新与制造。
当前,国家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呼唤大批具备扎实理论、卓越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新技术人才。此次深入产业一线的实践,正是安徽师大学子响应时代召唤的生动注脚。他们带着淬炼过的工程师思维和更坚定的信念,正以青春之我,迈向科技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