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江湾社区实践收官:用科技之光点亮童年梦想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7-15 编辑:张月停

7月中旬,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江湾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收官活动。作为团队在江湾社区的最后一次科普实践,本次活动以“回顾与体验”为主题,邀请社区孩子们进行手工创作和近距离接触特斯拉线圈、VR技术、投影技术和空气炮等科技设备,在互动体验中回顾科学原理,感受科技魅力。

艺术手工创作:纸杯风车显现想象活力

活动中,志愿者们先讲解风车转动原理,再指导小朋友们用纸杯、彩笔等材料动手制作。孩子们发挥创意,给风车涂上五彩图案,组装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看着自己的风车随风转动,孩子们欢呼不已,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风能与力学的简单原理

特斯拉线圈体验:电弧跳跃中解读电磁感应

活动现场,“光之翼”团队成员们早早布置好设备,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孩子们参与体验。在特斯拉线圈体验环节,紫色的电弧在空气中跳跃,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目光。孩子们排起队来用手触碰电弧发出一阵阵惊讶声。团队成员一边操作设备,一边讲解电磁感应原理:“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电磁炉,也是利用了类似的电磁感应来加热食物哦。”简单的类比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VR技术体验:“穿越”奇遇里感受多学科融合

VR技术体验环节前更是排起了长队。通过VR设备,孩子们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深海世界、游乐园。“海底的鱼好像在我身边游!”“过山车可怕!”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奇遇”。团队成员介绍,VR技术通过模拟三维空间,让使用者获得沉浸式体验,这背后是光学、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

3D投影技术展示:光影“魔法”揭示日常应用原理

3D投影技术展示则让孩子们见识了光影的“魔法”。团队成员用投影仪将动态画面投射到盒子内,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图案,如水母和蝴蝶。“原来我们看的电影、上课用的课件,都是利用了投影的原理呀!”一位小朋友恍然大悟。

空气炮体验:欢声笑语中理解气压差科学

在空气炮体验环节,孩子们轮流按下装置,看着“炮口”喷出的气流将远处的纸杯击倒,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气压差的科学原理。

“这次活动不仅是对我们以往科普工作的总结,更是希望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持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光之翼”团队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团队在江湾社区开展了多场科普活动,从基础物理实验到前沿科技介绍,始终以“让科学走进生活”为目标。此次收官活动通过互动性强的设备体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为暑期科普实践画上了圆满句号。

江湾社区工作人员对“光之翼”团队的付出表示感谢:“大学生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和热情,为社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科学的窗户,这样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

“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由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组成,致力于将专业所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通过科普实践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此次江湾社区收官活动虽已结束,但团队将继续总结经验,带着这份对科普事业的热忱,在更多地方播撒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