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潜山黄柏支教团队的队员们利用支教间隙,带着调研表格和记录本,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各个村落,开展家访与实践调研。虽然天气炎热,但队员们的脚步没有停歇,在与家长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中,不仅收获了满溢的认可与期盼,更真切感受到教育帮扶在山区播撒的希望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家访过程中,家长们见到队员们的到来都十分热情,纷纷拉着队员在门口的树荫下坐下。谈及支教团队的付出,家长们的话语里满是深切的感激。“这么热的天,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孩子,放弃暑假休息时间,跑到咱大山里来教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一位家长紧握着队员的手说道,言语间难掩对队员们吃苦耐劳精神的感动。当被问及对支教工作的具体评价,家长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非常满意”,并连连称赞“每年都办得越来越好,课程安排更合理,老师也更有耐心”。

结合孩子的学习实际,家长们也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多位家长提到,乡村孩子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和专业指导,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希望支教团队能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多安排些口语练习和单词记忆的内容,让孩子们能开口说、记得牢,以后上中学能跟上进度”。而对于“千方爱心学校”的办学成效,家长们更是给予高度肯定,一位家长指着墙上孩子的奖状说:“自从有了这个爱心学校,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少,成绩也在慢慢进步,这就是咱山区孩子的‘成长助力站’。”

调研途中,来自潜山昆仑小学的孩子们也围拢过来,和队员们分享心底的期盼。“每年暑假最期待的就是支教老师来,你们不仅教我们课本知识,还带我们做游戏、讲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快乐!”一个孩子仰着小脸说道,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我特别希望支教团队能一直办下去,等我长大了,也要回到这里当支教老师,把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温暖,传给更多像我一样的弟弟妹妹。”这份稚嫩却坚定的心愿,让支教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知识传递本身,成为一场温暖的爱的接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已有多名学生通过“千方爱心学校”的学习和持续辅导,成功考入了重点高中与大学,让梦想从山区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一实实在在的成果,不仅是对支教工作最有力的印证,更彰显了教育帮扶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潜山黄柏支教团队已坚持二十年开展暑期支教行动,“千方爱心学校”也已成为当地教育帮扶的重要品牌。此次家访调研中,家长的认可、学生的期盼与看得见的成长蜕变,共同勾勒出支教工作的价值坐标——那些在酷暑中奔波的身影播撒的光与热,正悄然改变着山区孩子的人生轨迹,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感恩与传承的种子,让希望在山间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