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实验探科学 环保入童心:安师大物电学院“光之翼”团队赴江湾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7-10 编辑:张月停

7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江湾社区,开展暑期科普活动。团队以趣味实验解析科学原理,结合环保问答传递绿色理念,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与互动交流中,感受科学魅力,树立环保意识。

神奇气球:解锁非牛顿流体的“脾气”

活动伊始,三个分别装有水、玉米淀粉和非牛顿流体的气球成了“教具明星”。志愿者通过按压、敲击等动作演示,让孩子们直观看到:非牛顿流体气球在慢压时柔软变形,快敲时却坚硬抗撞。“就像它有‘脾气’,遇到大力气就会变坚强!”志愿者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其特性,孩子们凑近观察,好奇的目光中满是对科学的向往。

水中魔术:洗洁精“助力”牙签站立,揭秘表面张力与压强奥秘

“看,搅拌出泡沫后,牙签真的站起来了!”在“站立的牙签”实验中,志愿者先让牙签在清水中平躺,随后滴入洗洁精并轻轻搅拌,待水面泛起细密泡沫时,原本“躺平”的牙签竟一个个慢慢直立起来。“洗洁精破坏了水的表面张力,泡沫让受力更均匀,牙签就‘站’稳啦!”志愿者边操作边讲解,孩子们跟着动手尝试,看着泡沫中直立的牙签,眼中闪烁着发现的惊喜。

而“蜡烛喝水”实验同样引人入胜:点燃的蜡烛被玻璃杯罩住后,随着氧气逐渐消耗,杯内水位慢慢上升。“这是压强在‘发力’哦!”生动的演示让孩子们对压强原理有了具象认知,探索的兴趣愈发浓厚。

环保问答:绿色生活知识“抢答赛”

活动尾声,环保主题互动问答掀起小高潮。“平时出门,哪些属于绿色交通方式呀?”“干电池用完后,应该放进哪类垃圾桶呢?”志愿者的问题刚抛出,孩子们就高高举起小手。“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干电池是其他垃圾!”抢答声此起彼伏,志愿者在纠正与补充中,让孩子们明确了绿色出行的选择和垃圾分类的细节,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认知。

此次“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的社区活动,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让孩子们在动手与观察中爱上科学;同时融入环保理念,引导孩子们树立绿色生活意识。团队成员们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知识与欢乐,更用青春力量传递了科学精神与环保理念,让成长的道路上既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也有守护家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