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科学与艺术交织——黄铺支教行的别样课堂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7-09 编辑:曹阳

7月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别山麓,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千方爱心学校赴潜山黄铺支教队员们已携着精心准备的教具,精神饱满地迈进了黄铺镇中心小学的大门。这是支教活动的第二天,在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下,一场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教育接力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续写新的篇章。

求知的涟漪

在晨光照耀下的物理科普课堂中,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生硬文字。团队成员模拟凸透镜并把光束拧成发亮细线,在纸上烙下印记。印记中散发着光芒,悄悄钻进孩子们心里。他们挤在桌边,睁大渴望新知的眼睛,把知识看得分明。

素描课是与线条的温柔相遇。团队成员始终弯着腰,在课桌间来回走动,不时俯身在同学画纸上示范,指尖点着明暗处轻声讲解:“这里加重,立体感就出来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响起几声“原来这样”的小声感叹,一个个正方体就在这专注里慢慢“站”了起来。

“How can I get there?”负责英语课的团队成员点过黑板上的句子,抬眼望向全班:“谁愿意上来,和我练一练?”几只手立刻举了起来。被点到的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对话在一来一往中铺开。有人悄悄给同伴递眼神,有人为流利接话的同学亮出发自心底的笑。当最后一句尾音轻落时,窗外蝉鸣恰好应和,把这轻快的节奏又拉长了几分。

解惑的暖光

午后的阳光漫过课桌,十六位支教老师的身影散落在教室各处。有的同学对着摊开的本子蹙眉,笔在纸页上悬着迟迟未落,身旁的团队成员便俯下身,指尖轻点着字句轻声点拨;有的同学举着本子凑到另一处,成员刚接过,就有三四只脑袋跟着凑了过来。教室里环绕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细碎的提问与应答,偶尔响起“哦,是这样!”的恍然声,像把下午的静谧都浸在了耐心里,让那些卡壳的难题,悄悄舒展开了眉目。

成长的回响

傍晚的一场倾盆大雨给炎热的支教生活带来了一丝凉爽,也宣告了一天支教任务的结束。成员们在集中地点进行了今日的总结与反思会议,队长综合分析了大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不久的工作做了更细致的分析与安排。会议结束后雨也渐渐停止,屋檐下的滴水声也默默见证了大家一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