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拨浪鼓”支教团在宿州泗县大庄镇开展“红色知识进课堂”主题教学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7-08 编辑:刘燕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支教活动的课堂,推动“行走的思政课”走深走实,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88周年之际,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拨浪鼓”暑期支教团在泗县大庄镇组织开展“红色知识进课堂”主题教学活动,通过图文展示、情景讲解、主题互动等多种形式,让红色历史走进课堂、走入人心。

缅怀革命先烈播撒爱国种子

小学组课堂上,蒋宇恒老师以“今天是几号?”这一问题开始,引导同学们思考时间的特殊意义,通过展示北平地理位置图、分析战略要地宛平城的形势,带领孩子们走近1937年的那场民族危机之中。从日军借口士兵失踪提出无理要求,到中国守军第29军顽强抵抗、与卢沟桥共存亡,再到佟麟阁、赵登禹等将领壮烈牺牲,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讲述,让课堂上鸦雀无声,许多孩子眼中闪烁着敬佩的目光。“参观泗县烈士陵园时,看到了1042位泗县籍烈士的名字。他们中很多人年仅十八九岁,就将生命交给了祖国。”课堂上,支教队员这样跟同学们说道。“红色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从身边小事做起。”孩子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讲好红色故事、参与纪念活动、认真读书做起,争当红色精神的小小传承者。

高举团旗跟党走,点燃青春使命感

初中组的课堂围绕《高举团旗跟党走》专题团课展开,队员们系统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共青团的性质与使命,以及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大家结合课件内容,从“青年为何而来、为何而行”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听党话、跟党走”的现实意义。团课互动中,徐越老师提出了未来与梦想的问题,而学生们的回答真挚朴实,他们正在从“被教育”向“自我思考、自我立志”去转变。

一堂红色课程,一次信仰的点燃

“红色知识进课堂”不仅是一堂历史教育课,更是一场理想信念的种子播种之旅。它让孩子们在追忆英雄中学会感恩,在倾听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在思考问题中学会责任担当。红色文化不再只是课本中的记忆,而成为学生们心头的信仰之火。支教成员表示,将继续以饱满热情和深厚情怀,持续推进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信仰在课堂中升腾、在童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