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以科学之光 燃童心之矩:安师大物电学院“光之翼”团队赴江湾社区开展科普课堂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7-08 编辑:张月停

7月7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光之翼”科普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江湾社区,开展别开生面的暑期科普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传递科学精神与传统美德。

微观探秘:杯瓶光影探微观

活动伊始,科普人员便化身“科学魔术师”,用看似平凡的日常物件,搭建起通往奇妙微观世界的桥梁。纸杯、自制瓶子、水与激光笔,这些简单材料在巧妙组合下,成为演示显微镜原理的“秘密武器” 。

科普人员耐心讲解:“大家看,当激光笔的光线穿过装有水的自制瓶子,再经过纸杯的反射与聚焦,就像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协同工作,能让我们‘看见’平时肉眼难察觉的细微。” 孩子们瞬间被吸引,一个个小脑袋凑上前,透过简易装置观察,眼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欢呼声与惊叹声交织,科学的种子在这趣味演示中悄然萌芽。

隐形密信:维C密信显神通

紧接着,一场充满魔法色彩的“隐形墨水”实验,将活动推向高潮。科普人员借助维生素C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孩子们揭开“隐形”奥秘。他们先指导孩子们用蘸有维生素C溶液的棉签在纸上写字、画画,此时纸上看似毫无痕迹;随后,用另一种试剂轻轻涂抹,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空白的纸上,字迹与图案渐渐显现,就像被施了魔法。

“太神奇啦!我要画超级大的恐龙!”“我写的是‘科学超有趣’!” 孩子们兴奋地穿梭于实验与创作间,用稚嫩的笔触勾勒想象,在趣味互动里触摸化学魅力,亲身体验科学原理的奇妙,探索的热情在小小的实验桌蔓延开来。

孝德启思:童心习孝传美德

科学的探索告一段落,而人文的滋养正悄然启程。科普人员深知,传承传统美德是“三下乡”的另一重使命,于是带领孩子们走进“孝”文化的世界。

他们用生动故事讲述“黄香温席”“王祥卧冰”的经典,让孩子们理解敬老爱老的意义;又从生活点滴入手,教孩子们践行“孝”行——耐心听长辈说话、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尊重身边的老人。孩子们认真聆听,将“孝”的种子默默埋进心底,纷纷分享自己帮长辈做事的经历,承诺要做传承美德的小使者 。

这场科普与孝德交融的活动,是“光之翼”团队三下乡征程里的生动注脚。从科学启蒙的惊喜,到美德传承的温暖,他们用青春力量,为江湾社区的孩子们点亮知识与品德的双份光芒。当孩子们带着满是“隐形墨水”作品的成果,怀揣着对科学的向往与对长辈的感恩告别时,这场活动的意义已远超知识传递——它让科学扎根童心,让美德熠熠生辉,更让“三下乡”的青春实践,在社区的土地上写下动人篇章,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光与热,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