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惠民实践,7月5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社区科技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央城社区,开展小家电义务维修活动。团队以娴熟技术为居民修复故障家电十余件,同步开展安全科普,用青春行动架起便民服务桥梁。

熟门熟路再启程,社区服务暖人心
下午2:30,实践团队携万用表、电烙铁等专业工具抵达中央城社区,熟练张贴团队旗帜、搭建服务台。作为多次进驻该社区的志愿服务团队,队员们与居民早已建立信任纽带“上次修的电饭煲用到现在都没问题,这次把老伴的收音机也带来了!”居民王阿姨的话语间满是信赖,随着她的指引,十余位居民陆续将台灯、电风扇、电水壶等家电送到服务点。张智文同学快速记录故障信息,维修组队员周恒斌,朱荣轩等人则手持工具“望闻问切”——通过检测电路发现一台台灯的开关焊点氧化,仅十分钟便通过重新焊接让台灯恢复光亮。


学用结合强本领,科普宣传筑安全
“这次遇到的电机轴承卡顿问题,正好对应课上讲的原理。”队员张智文边维修边记录笔记。活动中,团队不仅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更针对未能现场解决的复杂故障,如部分家电零件短缺,建立“问题台账”,计划返校后设计方案再跟进解决。与此同时,其他队员向居民发放自制的《家电安全手册》,现场演示“湿手勿触插座”“定期检查线路绝缘层”等实用技巧,结合近期高温天气特别提醒“电风扇长时间运转需断电散热”等安全常识。据团队成员介绍,此次活动修复的家电中,超六成因“保养不足”导致故障,这也让队员们意识到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汗水见证担当,赞誉凝聚前行力量
从午后到傍晚,38℃的高温并未阻挡服务热情。当居民李大爷接过修好的落地扇时,特意买来矿泉水递给队员:“孩子们辛苦了,这电扇修好了,晚上乘凉就不愁了!”李女士感慨:“大学生用专业所长为居民排忧解难,既盘活了高校资源,又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据悉,该团队将携维修工具与科普资料继续走进周边多个社区,以“维修+科普"模式深化实践成效。正如队员们在工作日志中所写:“每次看到居民接过修好家电时的笑容,就读懂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