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豪,男,共青团员,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现任班级科技委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学校新工科发展的双需求背景下,丁子豪从对科技竞赛一无所知的“小白”成长为斩获2项国家专利、8项省级奖项、5项国家级奖项及1项国际奖项的“竞赛先锋”,他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科技报国的理想与担当。

扎实专业,他是A类学科竞赛的“硬核尖兵”
2022年秋,初入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的丁子豪,面对复杂的单片机系统和晦涩的八邻域算法,选择以“笨功夫”开路。初赛以校级一等奖失利后,他总结教训,反复优化算法逻辑。2023年,他带队重返赛场,凭借无刷电机焊接技术和智能车图像算法设计的突破,一举斩获省级一等奖。



在2024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面对协作机器人产线效率低下的难题,他创新性设计3D打印装配辅助模具,将产线效率提升15%。为攻克设备兼容性问题,他与队友在40℃的实验室里完成上百次压力测试,最终以全国一等奖的成绩拿下学校最好成绩。同年,他带队征战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提出“CNN-LSTM-Attention”混合模型分析网球赛事数据,编写24000行代码,最终斩获国际二等奖,创学院历史新高。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他首创Q学习算法优化工厂装备成本,获国家二等奖;挑战杯揭榜挂帅赛项中,他参与研发的“毫米波雷达智能识别技术”为航天科工项目提供关键方案,助力团队夺得国家二等奖,实现学校在全国“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赛道成绩突破。丁子豪用行动证明:竞赛不仅是技术的试金石,更是青年锤炼硬核实力的战场。

深耕技术,他是民生沃土的“创新拓荒者”
“技术必须扎根现实土壤。”2023年暑期,丁子豪带队深入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针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技术调研。他们实地记录200余项运行数据,提出“动态均衡充电策略”,有效延长电池组寿命15%。疫情期间,他开发共享药箱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药品捐赠溯源,协助社区解决民众药品用药难题。

在“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他跨学院组建团队,以扎根理论挖掘数据联动Python实现情感分析可视化共创作品《身临其境,时来运转——安徽省消费者对临期食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潜在用户挖掘研究》,为食品商家及市场在减少食品浪费方面提供有效建议,获得国家三等奖。他坦言:“技术创新的价值,在于让数据从报表中‘活’起来,真正服务民生需求。”

知行合一,他是公益前线的“数字播种者”
代码织梦,传递公益温度。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谷小阳”公益编辑部志愿服务一年期间,丁子豪发现山区儿童故事集排版效率低下。他利用课余时间开发自动化排版工具,将编辑效率提升30%,让山区孩子的故事传播更快更远。
科技向善,传承青年担当。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组织“科技小课堂”,为留守儿童讲解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在社区家电义务维修中,他优化电路故障检测程序,将排查效率提升40%,让百余台老旧家电“重获新生”。学业之余,他更化身“科创引路人”,走进低年级课堂分享竞赛经验,用自己的成长故事点燃百余名学弟学妹的科研热情。



从实验室到车间,从竞赛场到田间地头,丁子豪用四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撑:数统学院学长指导他研读顶会论文,经管伙伴教会他用数据解读社会,队友张聪聪、叶兴安与他深夜并肩调试设备;更离不开师长们的培育和学院的政策支持……

如今,他已获得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将赴美攻读多模态感知与智能决策方向。谈及未来,他目光坚定:“学成之日,即是我归来之时。我愿将所学注入智慧医疗、智能交通领域,为祖国科技强国梦添砖加瓦。”